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9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1100篇
安全科学   183篇
废物处理   129篇
环保管理   580篇
综合类   2471篇
基础理论   393篇
污染及防治   195篇
评价与监测   240篇
社会与环境   339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Self-ignition of solid fuels storage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human and economic losses. Additionally, each fire caused by this phenomenon emits an amount of toxic gases that contribut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limate change. Nowadays, several methodologies are used in order to detect the self-ignition tendency of solid fuels, but they have as main disadvantages the amount of money and time that they requi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opose a methodology of detection of incipient self-ignition of solid fuels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of gas emissions. This study compares existing methodologies to detect self-ignition tendency, such as TG, DSC or susceptibility, and to combustion related gas emission results. Different methods have been used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from the gas emission test, showing that interval and inflexion methods provide early detection of the self-heating process. With this methodology, it is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is process in advance with the equipment currently available in every industrial facility, reducing costs and improving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42.
基于区域产量法测算的福建省农业生态足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生态足迹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区域实际,文章对生态足迹模型中的计算项目做了较大改进。首次计算了肉类的耕地生态足迹和人畜排泄物污染生态足迹。新建了纳污土地、CO2吸收林地、水资源地三种生态足迹类型以强调农业污染的严重性和土地、林地的多重生态功能;将化石能源地并入CO2吸收林地;剔除牧草地类型,将肉类耗粮生态足迹并入耕地类型;将污染源从化石燃料扩展到人畜排泄物、化肥、农药领域,计算了CO2、N、P和农药等污染物的生态足迹。用福建省最近5 a的平均产量测算了2007年福建农业生态足迹,包括农业投入品生态足迹、农业劳动力消费生态足迹和农业污染物排放生态足迹三部分,然后与生态承载力分类比较以测度农业生产的生态占用情况。测算结果表明,2007年福建省农业生态足迹中,林地、水域、建成地、纳污土地占有实际生态承载力的比例较低,分别为1.4%、1.2%、13.4%和24.6%;而耕地占生态承载力的比例达到了94.2%;水资源地是实际生态承载力的2.2倍,出现了严重的生态赤字。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3.
在使用MOBILE计算机动车排放因子时,一个较为重要的计算参数——计算年,在美国是根据实际年份来确定的,但是由于我国机动车排放发展水平与美国的不同,其值的确定是比较困难的关键问题。文章利用我国的实测机动车排放因子数据,在同等条件下使用MOBILE计算排放因子,并与道路实测数据对比,得到不同测试年份对应的MOBILE计算年,从而回归出使用MOBILE计算机动车排放因子的计算年公式。在今后利用MOBILE计算机动车排放时,可以方便的使用公式得到对应的MOBILE计算年,从而提高计算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44.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WXZ-8的脱氮产物N_2O和N_2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WXZ-8(Bacillus cereus)的异养硝化性能,并采用GC-ECD(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GC-TCD(Gas Chromatography-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方法分别测定了脱氮过程中的气体产物N2O和N2。为了改进密封反应的溶氧条件,采用纯氧密封摇瓶培养和空气密封摇瓶培养两个对照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空气密封瓶实验条件下,WXZ-8产生的N2O为0.00945mg,N2为9.5005mg,分别占从水体中脱除的氮的0.047%和47.09%,另外,同化合成的氮含量占48.74%;(2)纯氧密封瓶实验条件下,WXZ-8产生的N2O为0.00463mg,N2为9.686mg,分别占从水体中脱除的氮的0.024%与49.57%,同样,同化合成的氮含量占49.23%。两组对照实验表明,WXZ-8菌是一株高效、产生低水平量N2O的性能良好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且纯氧培养条件更有利于控制N2O的逸出。  相似文献   
45.
煤炭企业节能减排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煤炭企业能耗状况和排污状况的分析,指出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并从人才紧缺、企业管理与节能减排工作脱节等方面分析了煤炭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全员素质,促进煤炭企业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46.
在均衡污染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选取4种代表性工业污染物,分析了东中西部工业企业排污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实证研究表明,东中部地区的污染排放强度随经济发展相对水平的上升而下降,而西部地区仍是将经济发展放在环境保护之上。其次,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先是工业企业得到发展从而带来更大的污染,随着当地对环境的关注逐渐加强,排污强度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47.
通过建立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网络监管系统,将车辆上牌、尾气年检、路检抽检、公交治理、标志管理、区域限行、维修治理等有关机动车污染控制的工作环节纳入到系统中,实现全过程在线实时监控,以保证工作过程的规范性、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监督管理的科学高效性。  相似文献   
48.
本文简析了滑坡机理及其影响失稳的因素,总括了滑坡治理和监测评价方法。实践证明岩体声发射监测技术是滑坡监测预报的最可靠方法。本文总结作者的研究与实践,提出若干声发射监测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9.
糖厂废醪废水治理一直是国内制糖业不惜花费较大人力、物力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以前技术所限,未得到很好治理或综合利用。本文根据废弃废醪池中废醪液和废醪淤泥有机质和N、P等元素含量较高特点,建议采取有效方式用于农田施肥,既可治理污染,又可对改良农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0.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为源氨排放清单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38,自引:7,他引:31  
根据各类氨排放源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估算了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氨排放量.结果表明,2004年长三角地区氨排放量为460.68kt,其中,氮肥使用和畜牧源是两个最大排放源,氨排放量分别为227.33kt和203.28kt,分别占长江三角洲地区氨排放总量的49.3%和44.1%,氨排放在长三角地区各城市间有较大差异,排放量超过40kt·a-1的城市为南通市、上海市、嘉兴市和泰州市,这4个城市的氨排放总量约占长三角地区氨排放量的42.5%.长江三角洲地区氨平均排放强度为4.20t·km-2·a-1,排放强度超过6t·km-2·a-1的城市为嘉兴市、南通市、泰州市和上海市,其中,嘉兴市的排放强度最大,为10.83 t·km-2·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